北京通报极端强降雨致灾救灾情况:已致44死9失踪失联
7月31日,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,通报了近期极端强降雨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。截至7月31日12时,全市因灾死亡44人,失踪失联9人,其中密云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死亡31人。这场自7月23日开始的极端强降雨,给北京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,尤其密云、怀柔、延庆、平谷等北部山区受灾严重,目前全市正全力开展救灾善后和恢复重建工作。
北京市副市长在发布会上表示,本轮强降雨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,平均降雨量密云区366.6毫米、平谷区347.9毫米、怀柔区230毫米,上述地区局地降水量达到500毫米以上,其中密云郎房峪降水量高达573.5毫米,怀柔东峪最大小时雨强达95.3毫米,极端性强对流天气极为罕见。强降雨形成的山洪,叠加上游来水暴涨,破坏力极大,致使北部山区40个乡镇、312个行政村的基础设施损毁严重。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30余万人受灾,2.4万间房屋受损。
余卫国介绍,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位于密云水库上游,事发当天中心内共有77人,包括8名工作人员和69位老人,其中55位老人失能半失能。7月28日清晨,洪水冲进街道,整条街迅速被淹没,最深处达2米。接到报警后,消防救援力量迅速出动,7时左右抵达照料中心附近,但因水流湍急,救援力量难以进入。经过多方努力,10时许陆续救出被困人员,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,期间陆续发现多名老人不幸罹难。余卫国坦言,长期以来,该养老中心所在镇中心区域被认为是安全的,预案没有将其列入转移范围,这暴露出预案存在漏洞,对极端天气认识不足。
灾情发生后,北京迅速响应,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救援抢险救灾工作。全市迅速组织力量转移群众10.4万人,全力搜寻被困和失联人员、营救受困群众5400余人,积极救治伤亡人员,相关救援仍在持续进行中。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、吴振坤介绍,本轮强降雨期间,消防救援总队累计接警1.6万余次,处置涉汛警情790起,出动人员6830次、车辆1356次、舟艇296次,营救被困群众1879人、疏散转移3521人,运送应急物资约56吨。救援中,消防救援人员综合运用多种技战术及先进设备,全力营救转移被困群众。
在基础设施抢修恢复方面,目前424条阻断的乡村公路中已抢通364条,力争在7月31日将干线公路全部抢通;所有受灾行政村已实现应急供水;213个断电行政村已恢复供电105个;72条损毁通信光缆已恢复23条,1971个退服基站中已抢通638个。
对于下阶段工作重点,夏林茂表示,将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生活保障,加快推进受损房屋修缮,确保群众安全顺利早日回村回家;全力保障生活物资,照料好特殊困难群体;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,开展遇难人员家属的心理疏导。同时,加快损毁基础设施抢修,力争8月2日实现全面“四通”,即通路、通水、通电、通讯恢复。此外,还将加强对受损山体、河道等关键设施和部位的拉网式排查,严防次生灾害发生;加强受灾地区垃圾清理、渠道清淤、环境整治、消杀防疫,确保“大灾之后无大疫”。全力推进生产经营恢复,抓住农时窗口期加快恢复生产,加强对因灾停工项目、停产企业的政策帮扶,协助复工复产。
目前,北京市仍处于“七下八上”防汛关键期,将继续加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,针对这轮强降雨发现的问题,持续抓好各项防汛措施落实,全力推进生产经营恢复,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。按照“一年基本恢复、三年全面提升、长远高质量发展”的总体目标,制定恢复重建总体方案,结合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,围绕恢复提升目标谋划一批重大项目,建立结对帮扶机制,形成全社会共建合力。
来源:央视新闻
声明:据网络资尊重版权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