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气象台7月22日发布暴雨蓝色预警
据网络资讯,中央气象台7月22日06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,预示着7月22日08时至23日08时,我国多个地区将迎来明显的降雨天气,公众需提前做好防范准备。
预计在这一时间段内,降雨范围广泛,涉及南方和北方多个省份及地区。其中,海南岛南部、广东中南部、香港、澳门、福建东南部、台湾岛东部、广西大部、云南东部和南部、贵州、湖南中西部、湖北西部、重庆南部、四川盆地中部和南部等地将出现大到暴雨;同时,北方的山东中西部、河南北部、内蒙古河套地区等地的部分区域也将受到降雨影响。
在这些降雨区域中,广东南部、广西北部、贵州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雨势较为强劲,将出现大暴雨,降雨量可达100~140毫米。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部分地区在降雨过程中还伴有短时强降水,最大小时降雨量为20~50毫米,局地甚至可能超过70毫米,并且局部地区会出现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。短时强降水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路面积水,影响交通出行;雷暴大风则可能吹倒树木、广告牌等,给公共设施和人员安全带来威胁。
面对此次大范围的降雨天气,相关的防御指南如下:
1.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。应急管理部门需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协作,密切关注降雨动态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,协调各部门做好应对准备。水利部门要提前检查排水设施,确保城市和农田的排水系统畅通,防止出现内涝。交通部门要对易积水路段进行重点监控,准备好排水设备,以便在积水出现时能及时处理。
2.学校、幼儿园应采取适当措施,保证学生和幼儿的安全。对于可能受降雨影响较大的地区,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学时间或采取线上教学等方式,避免学生在暴雨时段外出。在校的学生和幼儿,学校要妥善安排室内活动,不得让其在室外逗留,同时检查校舍的排水和防雷设施,确保安全。
3.驾驶人员在降雨期间应当特别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,确保行车安全。驾车出行前,要检查车辆的刹车、灯光等系统,确保正常工作。在行驶过程中,要减速慢行,保持安全车距,遇到积水路段不要贸然涉水,应先观察积水深度和路况,确认安全后再缓慢通过。如果积水过深,应选择绕路行驶,避免车辆被困。此外,要注意避让行人,尤其是在积水路段,防止溅起的水花影响行人。
4.相关单位和个人要检查城市、农田、鱼塘的排水系统,做好排涝准备。城市居民可清理自家阳台和院落的排水口,防止杂物堵塞影响排水。农田种植户要提前疏通田间的排水沟渠,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出,避免农田积水导致农作物受灾。鱼塘养殖户要检查鱼塘的堤坝和排水设施,防止因降雨过大导致水位上涨漫坝,造成鱼类流失。
5.对于公众而言,在暴雨期间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,尤其是避免前往低洼地带、山区等易发生危险的区域。如果必须外出,要携带好雨具,注意防滑防摔,避开广告牌、大树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物体。同时,要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警信息,了解降雨的变化情况,合理安排出行和生活。
6.在农村地区,要特别注意防范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、滑坡等地质灾害。居住在山区或河谷附近的居民,要时刻关注周边环境变化,一旦发现异常情况,如山体出现裂缝、河水突然上涨等,要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,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。
7.农业方面,种植户要根据降雨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。对于已经成熟的农作物,要及时抢收,减少损失。对于大棚种植户,要检查大棚的稳固性,加固棚体,防止被风雨损坏。同时,要做好农田的病虫害防治工作,因为雨后湿度较大,容易引发病虫害滋生。
8.电力部门要加强对电力线路的巡查,防止因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导致线路故障。一旦出现停电情况,要及时组织抢修,保障居民的正常用电。通信部门也要确保通信信号畅通,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传递信息。
气象部门将持续监测天气变化,及时更新暴雨预警信息。相关地区和部门要密切关注预警动态,切实落实各项防御措施,最大限度地减少降雨可能带来的损失,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